國家發改委:五大舉措不斷提高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電力體制改革進展情況。
“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實體經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2016-2018年,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累計釋放改革紅利超過1800億元。”孟瑋說。
發布會上,孟瑋介紹了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五大舉措。
1、全面開展第二輪輸配電成本監審工作
今年1月,第二輪輸配電成本監審工作正式開始,3月份啟動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工作的實地審核,5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的通知》,對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進行了調整和修訂。
2、持續推動電力交易機構規范化運行
3、進一步擴大市場化電量交易規模
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在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重點行業試點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基礎上,明確要求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之外的經營性電力用戶全面放開。
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2.4%,占經營性行業用電量的58.3%。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平均降價幅度3.4分/千瓦時,減輕企業用電負擔約300億元。
4、加快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落地實施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的通知》,進一步為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提供政策指導。據介紹,截至8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批復了四批404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
5、穩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發展
截至6月30日,南方、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首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完成模擬試運行。
孟瑋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改革中的難點焦點問題,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增量配電網配電價格形成機制,增加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配電價格靈活性,推動試點地區形成合理的分用戶類型的配電價格體系。
二是充分發揮交易機構以及市場管理委員會的作用,推動交易機構打破區域壁壘,促進更大范圍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營造主體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化交易提供更加公平規范高效的平臺。
三是做好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建設的銜接工作,積極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電力市場體系。
- 上一條家庭220V電流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害?2019-09-03 15:50:15
- 下一條12分鐘專題片報道,央視為什么這么力挺光伏發電?2019-09-03 15:50:15